1.魏蜀吴灭亡的顺序是?

2.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的真实实力对比。

3.三国鼎立之后,魏蜀吴势力均参与的战役,是( )

4.魏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啊?

魏蜀吴战役_攻战魏蜀吴

太笼统了吧?

三国时期战争

中国历史上,魏、蜀(汉)、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(190~280),豪强势力混战兼并,三国争夺天下,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。

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,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。东汉后期,政治腐败,横征暴敛,加之灾情严重,民不堪命,农民纷纷奋起反抗。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,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。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,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,镇压起义。当时,骑都尉曹操、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。涿县(今河北涿州)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,参加镇压。在镇压起义过程中,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,数量猛增;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,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,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。

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,改行政长官“州刺史”为统掌军政大权的“州牧”,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,结果适得其反,加剧了割据。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,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,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,拥立汉献帝,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、袁术兄弟等,独揽朝政。京城的混乱,董卓的专横,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。州郡牧守各树一帜,招兵买马,剧增私兵部曲,纷纷讨伐董卓。混战迭起,形成四分五裂局面,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,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。

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,曹操挫败群雄,统一中国北方,孙策攻取江东、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,形成三国鼎立格局。

初平元年(190),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,以袁绍为盟主,进屯洛阳(今河南洛阳东)周围。董卓迁献帝都长安(今西安西北)后,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、伊阙、广成、大谷、芭辕、旋门、孟津、小平津等八关,以拒联军。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,观望不前。曹操孤军西征,战败而还,遂独立发展武装。接着,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,率军攻董卓,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(见孙坚攻董卓之战)。其后,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,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,豪强混战愈演愈烈。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,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,扭转了被动局面。进而于建安四年(199)发动易京之战,将公孙瓒击灭,拥有冀、青、并州及幽州大部,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。

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,软硬兼施,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,选其精锐编为“青州兵”,增强了力量,但表面仍顺从袁绍,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,南迫袁术败走江淮。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,曹操平定兖州,收复失地,并汲取教训,纳荀盎“深根固本以制天下”(《三国志·荀恩传》)之策,巩固兖、豫州根据地。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(今河南许昌),自任大将军,“挟天子以令不臣”,又广求人才,奖励农业,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,足食强兵。此后三年,运用分化瓦解、各个击破之策,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,攻徐州擒杀吕布,困死袁术,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。

同时,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。兴平元年(194),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,次年率众五六千,与周瑜合军,挥军东渡,夺取牛渚、秣陵。后攻克会稽(今浙江绍兴),进占东冶(今福州),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,独自发展。孙策据江东三郡,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,表其为讨逆将军,封吴侯。

是时,袁绍欲南攻曹操,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。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,命其督幽州六郡,以牵制袁绍后方;遣臧霸攻克青州齐、北海等地,以固东翼;分兵至官渡(今河南中牟境,处鸿沟上游,临汴水)设防。接着,争取荆州刘表中立,解除西南部之忧;率军击败刘备,将其赶出徐州,避免了多面受敌。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(今浚县境)时,曹操鉴于敌众己寡,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,再回师官渡拒守,相机袭烧袁军粮草,乘势发起攻击,大破袁军,歼其7万余人,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。此后,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,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。又远征柳城(今辽宁朝阳南),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,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。

建安十三年,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,并对可能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,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(今湖北荆沙),欲一统南北。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,巩固了江东,又统军攻克夏口(今武汉境),打开荆州东大门,正相机吞并荆、益州。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,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,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,确定先占荆、益,联合孙权,进图中原的大略,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。刘表病亡,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,刘备领军南撤,被曹军追击于长坂(今当阳境),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(今鄂州境),与孙权联军,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,自为荆州牧,乘胜夺取武陵、长沙等四郡,并向孙权“借”得南郡,作为壮大发展、进图益州的基地。曹操败还北方,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。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

建安十六年,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,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,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,先取郡县,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。自此与曹操、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、相对稳定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中心,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。

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,也是三国间长期的、更复杂纷争的开始。

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、荆州、汉中。淮南、汉中分别为魏吴、魏蜀的边境地,而荆州为三国接壤,且当时各占一部,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。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,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,全据关中,同时在谯(今安徽亳州)开辟水军训练基地。面对孙权、刘备两个对手,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,力避两面作战。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,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,遏制了孙权攻势。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,乃集中兵力,与孙、刘争荆州。

魏、蜀、吴三国争夺荆州,引发了樊城、江陵、夷陵三次大战。刘备进取巴蜀,激起孙权不满。刘备夺取汉中,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(今属湖北荆沙)北上,围攻襄阳、樊城(今襄樊)曹军,更使曹魏震动。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,进一步离间孙权、刘备,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,击杀关羽,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。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,夺回荆州,不顾群臣反对,自统大军攻吴。孙权求和不成,进一步与魏修好,命陆逊为大都督,率军5万拒蜀军,采取后退避锐、集中兵力、相机决战的方略,于章武二年(222)火烧连营,大败刘备,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。蜀汉因此国力大损,孙吴亦有北顾之忧,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,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。

曹魏促使吴、蜀相互削弱,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,国势日益强盛。其间曹操病亡,曹丕称帝,以魏代汉,筹谋南进。孙吴及时调整部署,转而对付曹魏。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,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,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(今江苏扬州境)的魏军,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。

夷陵之战后不久,刘备病亡,南中(约今云南、贵州及四川西南部)地区的汉、夷豪强势力反蜀。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(225)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,以攻心为上,辅以攻战,平定南中,加强了夷、汉间交往,促进了南中发展。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,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,精心治军,不断增强国力,对外加强联吴,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。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,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。不用部将出子午道(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)直攻长安(今西安西北)的建议,而实行先攻陇右、再取秦川(关中一带)的谨慎方略。因次年马谡失街亭(今甘肃天水东南,一说今张家川北),蜀军还汉中。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(今陕西宝鸡东),不能速决,粮尽而退。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,但直至十二年病亡,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。

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(今安徽潜江境),遏制了曹魏攻势,却无力北进,乃一面抗魏,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。黄龙二年(230),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(今台湾),获数千人而还。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,联络公孙渊,以牵制曹魏东北。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,于景初二年(238)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,平定辽东、玄菟、乐浪、带方等四郡。

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,威望益高,权势日重。及明帝病亡,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。曹爽惧司马懿得势,急于建功树威,贸然率军攻蜀,兵败兴势(今陕西洋县北)。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,韬光养晦,暗养心腹死士,又和太尉蒋济配合,于正始十年(249)发动兵谏,处死曹爽,独揽军政大权。又出兵淮南,平息王凌的反叛。其后,司马懿子司马师、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、诸葛诞之乱,彻底铲除史称“淮南三叛”的曹氏势力。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,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。

三国后期,吴、蜀渐趋衰弱,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。孙权病亡后,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,但已是强弩之末。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,但败多胜少,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;兵力严重不足,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,退守汉、乐二城。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,稳定政局,军事实力不断增强,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。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,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,景元四年(263),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,当主力受阻于剑阁(今四川剑阁东北)后,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,魏灭蜀汉之战告捷。

魏咸熙二年(265),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,公开以晋代魏,加紧灭吴准备。蜀汉已灭,吴国唇亡齿寒,加之政治腐败,致使人心背离,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。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,于凤凰元年(272)迫退晋军,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,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。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,于咸宁五年(279)十一月至次年三月,发兵20余万,自巴蜀、襄阳、寿春、下邳等六路进军,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,直取建业(今南京),一举灭吴。

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,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,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,推动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。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,出现水、步、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。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,曹魏的骑兵,孙吴的水军,蜀汉的步兵,战斗力均较强。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,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,军队部署、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,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。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《隆中对》,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,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。军事外交频繁,联盟战略灵活,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,堪称范例。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,“攻心为上”也有更出色的运用。作战方法上,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“八阵图”,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、奇袭、伏击、地道等,均为后世传扬。

随着战争发展,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,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,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;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,中外军体制的形成,世兵制的实行,参谋制度的完善,影响深远。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,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。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,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,适宜山区运输的“木牛”、“流马”,改进的钢刀,曹魏所制发石车、指南车,大量使用的马铠,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,均很著名。

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,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。曹操的《孙子注》开创整理研究《孙子兵法》先河。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。

魏蜀吴灭亡的顺序是?

蜀国和吴国的关系并不好,只不过因为魏国过于强大才不得不结盟,蜀国和吴国之间也发生过一些战争,比较出名就是夷陵之战。

赤壁之战结束,曹操留下曹仁镇守荆州,自己则返回了北方。这时候,孙权以周瑜为将,开始乘胜追击,准备吞并荆州。

而刘备方面,上表天子表刘琦为荆州刺史,也对荆州开始用兵。 但是,周瑜的动作显然没有诸葛亮快,在周瑜刚拿下南郡的时候,诸葛亮已经拿下了武陵、零陵、长沙、桂阳四郡。

按理来说,这样是双方各凭实力得到的地盘,双方也没有太大的争议。《三国志》记载,为了进一步巩固关系,孙权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刘备。刘备也是有来有往,去见了孙权,并且这次去,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还把南郡也借给了刘备。这样一来,双方的关系还挺好,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如此。

但是,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双方的关系比较好。《三国志》记载,益州的刘璋实力不行,孙权想拿下益州,就询问刘备的意见。

刘备是何等人物,这种好事当然不能让给孙权,于是就声泪雨下,说自己和刘璋是汉室宗亲之类的,坚决反对孙权出兵。但是,后来刘备却自己发兵拿下了益州,孙权对此十分不满,于是两家表面的友好关系也没了。

刘备拿下益州后,就派人前来索要荆州。孙权当时就借了一个南郡给刘备,现在却要整个荆州,刘备当然不愿意,于是就不给。这一下孙权就发怒了,让吕蒙率兵一举拿下了桂阳、长沙、零陵三郡。

刘备十分慌张从益州赶了过来,命令关羽夺取这三郡。双方隔江对峙,大战一触即发。在这危急关头,曹操进攻汉中了,刘备担心曹操拿下汉中后进攻益州,于是就将这三郡给了孙权,两家重归于好。

但是,人的贪欲是无尽的。《三国志》记载,公元217年,孙权派人和曹操修好,双方立誓重结为姻亲。公元219年,关羽开始孤军北伐,孙权再次故技重施,令吕蒙一举拿下了荆州,连关羽都被杀掉了。曹操一看双方打了起来,赶紧给孙权加官进爵,孙权也遥相呼应,将之前俘虏的魏将都送回了魏国。

曹丕称帝后,孙权更是将名将于禁送回了魏国,自己甘愿当魏国的藩属国。曹丕则封孙权为吴王,大将军,领荆州牧。

公元221年,刘备借报仇为名进攻孙权,孙权派出陆逊抵挡,将刘备击败。公元222年,曹丕突然进攻孙权,分三路进攻,但是被孙权派陆逊击败。过后,孙权赶紧派使者去见刘备,和刘备重新修好。

扩展资料:

夷陵之战:

夷陵之战后,东吴守住了荆州,而蜀汉受到重创,元气大伤。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,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、共同抗魏奠定基础。

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,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。孙权方面虽然获胜,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,遣使议和。

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,次年四月逝世,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,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,共同对抗曹魏。

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,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,还有多名将领阵亡。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,国内叛乱四起。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,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。

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,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,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,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,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。

正因为有着那么大的影响,因而与曹袁之官渡、魏吴之赤壁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。

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的真实实力对比。

1、顺序是:蜀国、魏国、吴国。

2、司马昭灭蜀国,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称帝,然后出兵灭了吴国。

263年,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、邓艾、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,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,魏军被挡于剑阁前,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,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,进逼成都,蜀汉后主刘禅投降,蜀汉被魏所灭。

265年司马昭去世,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,定都洛阳,建立晋朝,史称西晋。

269年,羊祜命王濬在益州筹建水师,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。279冬,晋灭吴之战开始,280三月攻下建业,孙皓降,吴亡。

扩展资料

1、三国时期

三国(220年-280年)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政权。赤壁之战时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

220年,曹丕篡汉称帝,国号“魏”,史称曹魏,三国历史正式开始。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,史称蜀汉。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,孙权获得荆州大部。223年刘备去世,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。229年孙权称帝,国号“吴”,史称东吴,至此三国正式成立。

此后的数十年内,蜀汉诸葛亮、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,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。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。263年,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,蜀汉灭亡。两年后司马昭病死,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,建国号为“晋”,史称西晋。公元280年,西晋灭东吴,统一中国,至此三国时期结束,进入晋朝时期。

2、主要战役

黄巾起义 为了打击黄巾叛乱,政府给于州牧兵权,许多州牧趁机坐大,中央政府影响力开始下降。

易京之战 袁绍于此战中基本统一河北,再无后顾之忧,意欲南向以争天下。并于第二年发动官渡之战。

官渡之战 袁绍势力衰退,曹操统一北方成为最有实力的诸侯

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,刘备趁乱得荆州,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.

潼关之战 扫荡马超等西凉豪杰,巩固了后方势力,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.

汉中之战 刘备击败曹操,夺得汉中之地,使刘军达到空前的强大,刘备也进位称汉中王.

夷陵之战 蜀汉国力大衰,无力夺回荆州,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

诸葛亮北伐 蜀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五丈原,魏司马懿掌握兵权

姜维北伐 蜀国国力被大量消耗

魏灭蜀之战 。 蜀灭亡。邓艾、钟会、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

晋灭吴之战 吴灭亡,西晋统一中国。

参考资料三国史(三国时期历史)_百度百科?

三国鼎立之后,魏蜀吴势力均参与的战役,是( )

1、先说领土。魏国的领土包括幽州、冀州、青州、并州、徐州、兖州、豫州、司州、雍州、凉州等十个州,基本相当于今天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辽宁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,以及江苏、安徽、湖北的一部分,可能还包括内蒙古的一部分,总之长江以北,尽归魏国所有。

吴国的领土包括扬州、荆州、交州这三个州,其中扬州、荆州与魏国共有,大体而言,吴国的势力范围就是现在的江南和华南,包括江苏南部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,以及越南北部,地方虽然也不小,但还是比不过魏国,而且当时中国南方开发还很不充分,所以人口和综合国力,更是没法比。

蜀国只有一个州,益州,当然益州相当大,包括现在的陕西南部、重庆、四川,贵州、云南,以及广西的一部分,统称西南。对照一下地图,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三国的实力之比:三国当中,魏国最大,蜀国最小,吴国与蜀国的领土相加才接近魏国。

2、人口。金文京列出了三国灭亡之时的人口数据:蜀国共28万户,94万人;吴国共52.3万户,230万人;魏国共66万户,443万人。这一比,更加明了,魏国相当于两个吴国,五个蜀国。

与人口相关的数据,是士兵与官吏。蜀国94万人中,士兵占10.2万,官吏占4万;吴国230万人中,士兵占23万,官吏占3.2万;魏国的士兵没有明细的数目,金文京推测有40万以上。数据一列,强弱分明,已经没有对比的必要。

我们只想指出一点,蜀国的人口虽然还不到吴国的一半,官吏人数却超过吴国,可知他们的政府队伍臃肿,行政效率与财政压力都将构成执政者的难题。

3、军队的性质。三国的形成,可视为军阀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游戏,大军阀吞并小军阀,最后决出三个胜利者,就是三国的君主。不过这三大军阀之间,依然有其区别。魏国坚持中央集权,把私人武装改编为中央直属,同时推行军屯制,积极组建隶属于国家的军队。

吴国则相反,由于孙氏父子在江南地区属于外来政权,不得不跟当地的豪族势力寻求合作,让渡一部分权利给他们,造成豪族势力过于强大,尾大不掉,所以吴国的政治体制,从表面上看,属于中央集权,实际上近似各大豪族的联合政权,吴国的皇帝,更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幕府将军或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君主。

至于蜀国的军队,与前两者毫无可比性。刘备不像曹操和孙权那样出身豪族,金文京称他为“浪子英雄”,说白了就是流浪汉,因刘备大半生流浪、转战各地,他的军队则是一个由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装集团,而且,在蜀国的本地人看来,刘备的军队更是标准的外地人军队,刘备的政权也属于外地人政权,战斗力既差,而且不接地气。

4、人才。如果相信《三国演义》的叙述,显然蜀国人才最盛,数一数二的文武人才基本都跑刘备那儿去了,实际上恰恰相反,人才层面上也是曹魏政权占绝对优势。曹操用人,不拘一格,三下求贤令,为魏国培养了至少两代人才,何况魏国的领土,中原和华北,本是人才汇聚之地。

吴国地处江南,文采风流,所出产的鲁肃、周瑜、陆逊等,都是三国时代的第一流人物,问题在于缺乏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。

最惨的还是蜀国,且不说五虎将都是被神化的人物,单讲一点,刘关张的年纪,比诸葛亮大了近一代人,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,关羽、张飞都已经年过四十,虽然他们在这之后也都有过出色表现,比如张飞在汉中争夺战中的功绩,关羽“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”(关羽别的事迹很多都是演义里虚构的,但水淹七军是真的),但毕竟他们年龄摆在那呢,巅峰时期都已经所剩无几了。

刘备占据益州之后,一来当地人才匮乏,二来即便有些人才,并不甘心为刘备所用,第三,金文京研究《三国志?蜀书》,指出蜀国群臣好内斗,刘备和诸葛亮在世,还能镇住局面,他们一死,蜀国内政逐步陷入混乱,无可救药。

扩展资料:

在“三国”中的魏国建立初期,魏国大臣陈群就曾说,此时魏国的人口,“比汉文景时,不过一大郡”。而“三足鼎立”后的具体人口数字,按照杜佑《通典》里的说法,蜀国在公元221年刘禅登基时,人口是90万,到了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,人口增长到94万,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人口“通计”,中国北方加上四川,一共是537万人。

而《晋书》里记载,吴国在蜀国灭亡时的人口,有230万。这样加起来,中国的总人口也不超过800万。这还是三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和平期后,长期恢复人口生产后才恢复到的数字。甚至在现代,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更为惊人的结论:史料上的人口数字,依然还是注水的。

许多地区,中央只保留了名义上的节制权,在正常年景,这样的情况还算和谐,但一旦国家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,中央控制的减弱,势必造成灾害破坏力加大。毕竟世家大族们都会选择囤积居奇,关门自保,中央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赈济,走投无路的老百姓,也就只能选择造反了。

事实上,后来蔓延整个东汉帝国的黄巾军起义,就和持续多年的饥荒有很大关系。黄巾军就是通过布施恩惠,收买人心的措施,迅速聚拢了几十万信徒。而黄巾军起义的结果,是造成了北方大规模战乱。这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,人口锐减,就是其中的代价之一。

这时期中国人口锐减的最惨烈阶段,应该是从董卓进京开始,到赤壁之战结束。这段时期的中国,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并存。“人祸”方面众所周知,权臣董卓本身就是个倒行逆施之徒,他进入洛阳,是整个中原的灾难。他的滥用民力,大兴土木,横征暴敛,让中原大地一度赤地千里。

他的“临时政府”不知建设,只知破坏,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阳周边巡逻,回来的时候马背上都满载着抢掠来的妇女,所过之处,富庶的村庄尽数被屠杀干净,物资全都被抢掠殆尽

而这时候,中国的自然天气,也进入了“反常”阶段,中原各地纷纷闹灾。比如豫州的旱灾,按照正史的记载,一次性就饿死了300多万人,后来董卓在关东诸侯的打击下逃离洛阳,将整个洛阳的人口全都迁到了长安,结果活着到长安的,只有区区10万人不到,其他大部分都倒毙在路上了。

北方糜烂如此,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,江东的孙家,荆州的刘家,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,并不是《三国演义》小说里让人艳羡的世外桃源。后来曹操南下荆州,对长江沿岸的打击也非常巨大。

人口的持续锐减,对那时候的格局,以及各路诸侯的主要政策,都产生了影响。凡是有眼光的政治家,在这场战乱的后期,都开始把人口当作主要的争取对象。

曹操在灭掉袁绍后,从户册上发现冀州地区有30万人,竟然让他喜不自胜。刘备在赤壁之战后,之所以不顾孙权有可能抄他后路的危险,一心西进四川,重要的原因就是荆州本地人口凋零,就像庞统在投奔刘备后劝他的那样--“荆州荒残,人物殆尽”,这样的地区,自然不能作为争霸的本钱。

在得到四川后,刘备一度势力大兴,也是因为当时的四川有盆地的阻隔,是整个中国受到战乱破坏最轻的地区。四川当地的人口,特别是汉族人,大多属于逃难到这里不久的难民,能够有力气逃难过来的,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。除了争夺人口之外,许多政权也开始采取恢复人口的政策。

按照南北朝以及唐朝许多史料的说法,建立东吴的孙权,从登基开始,就下了强令婚配的政策,即男子在12岁之前必须成婚,否则就要法办。

曹操之所以采取屯田政策,也是由于人口锐减,特别是农民大量减少,军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。最重要的影响是,我们虽然把赤壁之战当成三足鼎立的开始,但是在赤壁之战后,中国的内战并没有停息。一直到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结束后,才真正进入一个和平期。

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里,夷陵之战双方动用的兵力,蜀国有70万,吴国也有10多万,真实的数字,却是蜀国8万,吴国10万,小说的数字严重“注水”,真实的数字却更值得深思:一场关系两个政权命运的大战,双方只拿出了这么点兵马,只能说人口下降得太厉害。在此之后,三国的历史,进入了一段时期的“和平期”,原因也就很简单了。

人这么少,再自相残杀下去,大家都要完蛋。

三国人口的回升,是从公元221年开始的。如果说这一年之前,各路枭雄之间的注意力,主要在战争上,那么这之后相当长时间里,就主要在人口上

在恢复人口的问题上,当时的魏蜀吴三国都有自己的政策,魏国的政策是屯田,大量士兵兵农合一,增加北方劳动力。吴国的政策,一是招抚北方流民,二是向南扩展,同化南方的“原住民”山越民族,孙权甚至还多次组织军队骚扰北方的苏北、淮南地区,主要任务也是抢掠人口。

蜀国方面,无论是诸葛亮做“相父”时期,还是“扶不起的阿斗”刘禅亲政的时候,在人口问题上从来不含糊。比如对蜀国和魏国的边境地带,蜀国就多次策动魏国境内的边民逃亡到蜀国,划分土地安置。除了抢对方的人口外,在生孩子方面,三国也唯恐落后于对方,魏蜀吴三个政权,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有关奖励生育以及强制婚配的政策。

事实证明,中华民族的自我疗伤能力一直都很强,在这场有关人口的“和平竞赛”里,中国的人口总量,开始缓慢地回升过来。

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,在人口恢复方面走在最前面,本身中原地区人口的基础就比其他地区雄厚,而且在人口增长方面,曹魏也很重视“科技革命”。曹魏统治时代,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新期,如改良水车等新式农具的推广,加快了农业恢复的速度。

曹丕登基的初期,大臣杜恕曾说,现在曹魏的人口总数,不及当年东汉的十分之一,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字了。曹魏灭亡蜀汉的时候,曾经把两地的人口做过统计,除去蜀汉地区的人口,曹魏当时的人口,大约有400万了。

蜀汉方面,在公元236年,曾经有过人口数量的记载,当时的人口刚刚突破了90万,在曹魏灭亡蜀汉后,以蜀汉方面提供的数字,这时候已经有了95万人。东吴灭亡后,按照王浚清点的吴国政府统计数据,人口已经到达了200万。

也就是说,在蜀国和吴国的鼎盛时期,他们两个国家的人口总数,仍比不上北方的魏国,三国归一的最后胜利者,从这一点上或许就可以决定。

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,应该是蜀国灭亡后的三国晚期,到西晋太康之治的这段时期。在西晋武帝时代,中国的人口总数,已经回升到了1600万。

之所以有此规模,一来经过长期的对峙,三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。另一个原因,就是三国灭亡后,通过重新清查户口,查出来许多被隐瞒的人口和土地(用来逃税)。西晋早期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,采取了“重新入籍”的政策,即各地原本的户籍作废,重新由政府进行统计,同时减免赋税。

许多逃亡的农民,重新入册,这样一来,人口也就大大增长了。东汉末年中国战乱造成的创伤,因此渐渐愈合。

东汉末年至三国人口的减少以及恢复,对中国未来的历史,产生了微妙影响。在常年人口锐减的形势下,三国都注意招揽北方游牧民族入汉地,以增加劳动力,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,在这时候到达了高峰。

同时北方人口的流动,也改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力量对比,后来的,与之不无关系。虽然西晋时期中国人口处于回升中,但长期战乱造成的损失,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抹平的。西晋在建国后,采取了错误的统治政策,最后灭亡的结局,也就不奇怪了。

参考资料:

三国(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)_百度百科

曹魏(三国时期政权)_百度百科

魏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啊?

答案是:C

A:是刘备为报仇和吴国开战(没有魏国)

B:赤壁之战的时候西川还是刘璋的,(在三国鼎立之前的战役)

C:是关羽威震华夏的主要的战役。汉中之战蜀国大胜之后,为了响应汉中之战,关公率领荆州军进军樊城,但是此处赖曹仁死守不下,后曹操派于禁率7军增援全军覆没,于是联合吴国偷袭关公后背-荆州,致使关公被杀(所以3国均参战)

D:是魏蜀为争夺汉中之地的战争(没有吴国)

魏蜀吴三国没有胜利者,最后是司马家得到了天下。

公元263年,魏将邓艾率军由阴平小道绕过剑阁天险,在绵竹大败蜀军,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战死,后主禅降,蜀亡。

公元265年,司马家族代魏,魏亡,司马懿孙司马炎废曹奂称帝,建立晋朝,公元280年,司马炎派大将杜预率兵南下,渡过长江,吴主孙皓降,吴亡。

从此长达七十二年的三国历史正式落下帷幕,天下尽归司马氏所有。

扩展资料:

孙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,晋将羊祜提议伐吴,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。279年西北之乱始平,王濬、杜预上书司马炎,认为是时候伐吴,贾充、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。

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,史称晋灭吴之战。他以贾充为大都督,上游王濬唐彬军、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、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。

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、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,但皆战败而亡。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、江陵、武昌及寻阳等地,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。

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,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。

参考资料:

百度百科-三国